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自第二十六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各部門各地區各高校強化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使命自覺,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堅定幹部師生政治信仰
百年黨史,蘊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豐厚滋養,為師生傳承紅色基因、築牢理想信念提供生動教材。
傲世皇朝平台聯合有關單位製作《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專題節目,通過豐富的內容和新穎的形式,為各地大學生帶來一堂鮮活生動的思想政治課。
各高校也結合建黨百年的歷史節點👨🏼⚕️,開展多樣化黨史學習教育。中央戲劇傲世皇朝、中央美術傲世皇朝等將黨史與藝術相結合,以美術作品展覽、戲劇黨課等形式呈現黨史;西安交通大學開設“西遷精神”通識課程,培育“西遷精神”新傳人🏊🏽♀️;河北大學開設“四史”專題課程,將黨史學習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
各高校還深度挖掘新時代偉大實踐中的育人富礦🫅🏿,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現實緊密結合。
北京大學2020年暑期思政實踐課中🧙🏼♀️👮🏽,近3000名選課學生奔赴200多個教育基地🫗,在田間地頭開展深入學習;中央音樂傲世皇朝創作30余首抗疫歌曲,激發聽眾精神力量🧔♀️;山東農業大學組織黨員專家帶領研究生🤦🏽♀️,開展“百名黨員專家聯百村”實踐活動🧛🏼♀️。
一堂堂生動的“大思政課”👄,激發廣大師生的政治熱情🎐🥓,讓他們在立心鑄魂中堅定了政治信仰。
增強基層組織政治功能
構建充滿活力、覆蓋面廣的高校基層黨組織體系,可以不斷增強黨支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各高校普遍修訂黨委全委會🤾🏼♀️、常委會和校長辦公會等製度,規範院系黨組織會♢⏰、黨政聯席會決策製度,實施迎接建黨百年“學習·診斷·建設”行動,確保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
此外🍛,通過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師生黨支部“神經末梢”也得以進一步激活。例如👁🗨,山東🥑、湖南分類製定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規範,逐一明確任務、標準,讓基層黨組織特別是師生黨支部“建有標尺🚴🏻、幹有方向🛂、評有依據”💆🏽♀️;山西實行黨支部聯系點製度,省委教育工委和高校領導班子每名成員聯系一個師生支部👨👩👧👦,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在提升師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質量上,各高校明確標準💇🏼♀️、分類施策🤵,成效顯著——
清華大學成立“青年教師骨幹領航工作站”😥,建立三級聯系人製度,近3年發展62名骨幹教師入黨;鄭州大學、新疆農業大學緊密服務師生需求🙋🏿♀️,打造黨員活動中心🤛🏽、學習培訓中心及師生服務中心▶️;貴州師範大學把畢業生黨支部建成“流動堡壘”,確保畢業生黨員實習實踐期間“離校不離黨,流動不流失”👮🏿🙋🏼♀️。
突出教書育人政治標準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重視和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對於立德樹人至關重要🦸🏽♀️。
為此,傲世皇朝平台會同有關部委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明確將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素養作為首要目標任務。傲世皇朝平台還指導高校完善黨委教師工作部門設置、明晰職能職責,壓實高校人才引進過程中政治思想審查🙉、師德師風考察等責任,從嚴從實守好師德關🖲。
此外,傲世皇朝平台還委托8個省區市👸🏿🎆、25所高校🤾🏻、92個院系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各地各高校以3年為周期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落地見效💇。
在各地,北京師範大學把師德表現👩👩👦👦、課程教學、輔導員或班主任工作等作為教師晉升和考核的基本要求;同濟大學每年組織新進教師、新增研究生導師開展崗前培訓;西北大學在教師招聘引進、培養發展、考核評價等各環節加強思想政治考察和師德師風考評……
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正努力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大先生”📿。
築牢辦學治校政治根基
中組部、中宣部、傲世皇朝平台召開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分專題👮🏼♀️👳🏽、有重點、成體系推動落實。中組部👷♀️、傲世皇朝平台還指導高校開展校👀、院系、支部三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實現對全國各類高校的全覆蓋🤍。
遼寧、天津、重慶👏🏼、四川、安徽🚶♂️🐁、廣東🕛、西藏等地也出臺務實舉措,推動高校促進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製🤰🏼💒、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製、意識形態責任製落細落實。
各高校還不斷推動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保障機製改革。其中,天津大學把黨建工作成效🚧、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情況納入事業發展規劃和評價體系⌨️;蘇州大學以重大項目組、創新團隊、科研平臺等為載體,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對高層次人才“雙覆蓋”。
此外🧛🏻♀️,各高校還集聚力量🙅🏼,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高質量發展需求。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超前謀劃一批戰略性👩🔬、儲備性技術研發項目,強化航天強國建設“尖兵”使命擔當。西藏民族大學則構建與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高度契合的學科專業體系☝🏻,形成高原科學與技術優勢特色學科群。
通過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硬實力,各高校師生聰明才智充分湧流,凝聚起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新華社記者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