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作者🧑🏼‍🤝‍🧑🏼: 時間🤐:2022-06-02 16:33:46 點擊:6736

來源:《求是》

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習近平

  今天,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內容是新形勢下加強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已經兩次就生態文明建設相關題目進行集體學習🌒▫️,這是第三次😳。安排這次學習👩🏿‍🦱,目的是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分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推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項🎁♗;在三大攻堅戰中,汙染防治是其中一戰;在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中🎭,美麗中國是其中一個🤳🏿。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我們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系統謀劃生態文明體製改革💃🏻,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我先後就甘肅祁連山生態破壞、陜西秦嶺北麓違建別墅⚂、青海木裏礦區非法開采等典型案例作出指示批示,有關地方和部門嚴肅查處和追責了一批失職瀆職的人員。9年來,藍天白雲重新展現🙍🏿‍♂️,綠色版圖不斷擴展,綠色經濟加快發展🙇🏼‍♀️,能耗物耗不斷降低,濃煙重霾有效抑製,黑臭水體明顯減少,城鄉環境更加宜居,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根據美國航天局衛星數據🧏🏿‍♂️,2000年至2017年間,全球新增綠化面積中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我國引領全球氣候變化談判進程,積極推動《巴黎協定》的簽署♥️、生效🚖🧑🏿‍✈️、實施🧴,宣布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肯定。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王曄/攝

  實踐表明👂,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堅持不懈𓀊、奮發有為。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然面臨諸多矛盾和挑戰🍵,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生態環境質量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相比🈸,同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要求相比,都還有較大差距。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有一個過程🌁🏄🏽,傳統產業所占比重依然較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尚未成長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能源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汙染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任務艱巨,資源環境對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國際潮流所向、大勢所趨🙆‍♂️,綠色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競爭製高點。一些西方國家對我國大打“環境牌”,多方面對我國施壓,圍繞生態環境問題的大國博弈十分激烈。

  2022年3月3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來到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這是習近平同大家一起植樹。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我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強調,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註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統籌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第一,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我多次強調,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之策。3月15日,我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研究部署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重大舉措。要把實現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要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要抓住資源利用這個源頭🛢,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抓住產業結構調整這個關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要解決好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科技支撐不足問題🕡,加強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技術等科技攻關,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要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

  我多次強調,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現在,一些部門和地方上馬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沖動依然強烈🤣。在今年1月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我專門強調要註意防範八個認識誤區,其中一個認識誤區就是借擴大內需、形成國內大市場之機💮,大搞高能耗、高排放的項目🤠。有關部門和地方要嚴把關口🔝,不符合要求的項目要堅決拿下來!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甘肅考察。這是21日上午🙎,習近平在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同“六老漢”代表及林場職工親切交談🔸。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第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現在,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期望值更高,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容忍度更低。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要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要強化多汙染物協同控製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製,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加強江河湖庫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建設美麗海灣,有效保護居民飲用水安全,堅決治理城市黑臭水體🛻。要推進土壤汙染防治👨🏻‍🍳,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要實施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加強白色汙染治理🚵🏼‍♀️,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強化重金屬汙染防治♏️,重視新汙染物治理👐🏼🍂。要推動汙染治理向鄉鎮、農村延伸,強化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明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第三,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這既是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的必然要求,也是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帶來不利影響的重要手段🪟。“草木植成🚗,國之富也🍑。”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經濟社會價值😸。要堅持系統觀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更加註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要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製度。要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製,讓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獲得合理回報,讓破壞生態環境付出相應代價。要科學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健全耕地休耕輪作製度🍋。要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強化外來物種管控,舉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第四🥶,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汙染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國際合作,認真履行國際公約,主動承擔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務,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不斷增強製度性權利,實現義務和權利的平衡🐝,展現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要發揮發展中大國的引領作用,加強南南合作以及同周邊國家的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資金、技術支持🛑,幫助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堅定維護多邊主義🤸🏿‍♂️,有效應對一些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規鎖”的企圖,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

  第五,提高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構建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考核的製度機製。要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強化綠色發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製度和法律法規🍆🧝🏻‍♂️。要完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管理,建立健全穩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製🥧。要全面實行排汙許可製,推進排汙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製。要大力宣傳綠色文明,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

  2018年5月18日,我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心懷“國之大者”,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堅決做到令行禁止,確保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4月30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傲世皇朝平台专业提供:傲世皇朝平台傲世皇朝傲世皇朝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傲世皇朝平台欢迎您。 傲世皇朝平台官網xml地圖